柏林影展最佳編劇《團圓》預告片

回家看六點半新聞,原來柏林影展宣布了得獎名單,最佳編劇由華人導演王全安的《團圓》奪得。

他的影片好像沒上過正場,比較有印象是上一部作品《圖雅的婚事》在去年電影節被選映,未知今年這套《團圓》可會被選映? (25/2就知)

先看預告片!
(more...)

Comments (0)

愛情電影的影評

情人節,看什麽電影都好看,
有情人,看什麽愛情電影都好看。

除非明知是喪屍片也要拖住手入場,
除非看戲就只是打發情人節的24小時。

愛情電影,其實真的沒有什麽insights可言,
所以不要相信影評,更不要相信愛情電影的影評。

Comments (0)

the lost room 睇完一集都發惡夢

the lost room

其實不是恐怖片來的,那是一套四個多小時美劇(我真的很久很久沒看過美劇了)。

至於為什麽會發惡夢呢?也許是因為它用了我最喜歡的平行宇宙的時空題材,然後夢裡就是沒停的loop住重複出現熟悉的人和事,無景轟都搞到有景轟。

by the way,很好看,超推!

(more...)

Comments (0)

電影是導演的,編劇無份。

朱天文在書序摘句,及引用過法國導演Robert Bresson的話:

「他說電影的表現是在映像和映像,以及聲音和聲音之間的關係上,而不在姿態和語調的模仿,此模仿無論是演員或非演員的演出。」(引用)

「他說不要演員(不必指導演員),不要角色(不必揣摩角色),不要表演。他要生活中活動的人模(human model)。他要是(人模),不要似(演員)。」(引用)

「劇場演員,其藝術是把情感放在臉上,關注入於姿態。而電影,兩者皆不。人模,要做到無意識的表達,而非有意識的不表達。」(引用)

「找個沒有事先勘過的好地方,跟幾個沒有人認得的人模,即興拍片,以保持敏銳的警覺狀態。」

Comments (0)

2009觀影回顧

年尾忙著執屋及回顧一年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看電影是生活其中一環,也來作個清算吧。
近年看電影的選擇比較傾向大片、Art House規模而特別題材的故事,離開大學之後越來越少看歐洲片,甚至對情色電影/獨立電影也不太投入,現在對於有話題/有議題的電影比較感興趣,就算電影本身拍得不好,又或者則重娛樂性,只要它的內容和話題跟興趣/工作或讀過的書有關,都有興趣一看。當然也有些導演會一直捧場的,像活地亞倫/艾慕杜華/Christopher Nolan/David Fincher/(還想說杜琪峰,不過我對【文雀】是徹底絕望的,結果【復仇】也沒有進戲院看。)

Missed
實在有很多電影上映的時間很短,生活一下子忙起來就錯過了,那未必都是好電影,但也是想過去看但最終錯過映期的:

【小飛B】
【胡士托風波】
【腦作大業】
【風聲】
【意外】

惟有找DVD吧,說起來,今年等了大半年的【Moon】就連上映的機會也沒有就直接發行DVD,很好看的片子,另文再談吧。

Picks
要選今年最喜歡的十套片子,就選今年看過的吧(應該有部分08年外地已公映):

【Yes man (乜都得先生)】
【Star trek 2008 (星際爭霸戰)】
【Inglourious Basterds (希魔撞正殺人狂)】
【District-9】
【Taken (救參96小時)】
【Up (沖天救兵)】
【Milk (夏菲米克的年代)】
【500 days of summer(心跳500天)】
【再生號】
【九降風】

值得備註今年看了【牯嶺街殺人事件的修復版】【東邪西毒timeline版】
前者對修復技術為了驚嘆,後者令我終於可以在影院再看一次(在家看VCD真的太催眠)。

List
2009電影流水帳
(#家中看DVD/VCD)

January 10, 2009 神探伽利略
January 16, 2009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奇幻逆緣)
January 24, 2009 崖上的波兒
January 28, 2009 #單身部落
February 7, 2009 Bolt (3D)
February 10, 2009 New in town (緣份初到埗)
February 12, 2009 Frost/Nixon (驚世真言)
February 14, 2009 Spirit (幽靈奇俠)
February 16, 2009 #獨立時代
February 18, 2009 Revolutionary Road (浮生路)
February 20, 2009 Yes man (乜都得先生)
February 21, 2009 Valkyrie (華爾基利暗殺行動)
February 22, 2009 Slumdog millionaire (一百萬零一夜)
February 24, 2009 Blades of Glory (冰刀雙人組)
February 28, 2009 Milk (夏菲米克的年代)
March 4, 2009 Blindness (盲流感)
March 6, 2009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收錯愛情風)
March 8, 2009 九降風
March 10, 2009 confessions of a shoppholic (潮拜購物狂)
March 26, 2009 Watchmen (保衛奇俠)
March 27, 2009 #Accidental Hero (無名英雄)
March 28, 2009 the Reader (讀愛)
March 29, 2009 禮儀師之奏鳴曲
April 18, 2009 #性工作者2
April 19, 2009 #証人
April 20, 2009 #保持通話
April 22, 2009 #Choke (窒色)
April 22, 2009 Milk (夏菲米克的年代)
April 23, 2009 Knowing (地球毀滅密碼)
April 25, 2009 *it's all about women (女人大作戰)
May 1, 2009 X-Men Origins: Wolverine (變種特攻:狼人外傳)
May 9, 2009 南京!南京!
May 29, 2009 Terminator Salvation (未來戰士2018)
May 31, 2009 東邪西毒終極版
June 5, 2009 Star trek 2008 (星際爭霸戰)
June 6, 2009 #攝氏零度
June 20, 2009 Coco chanel (少女香奈兒)
June 22, 2009 巨乳排球
June 23, 2009 Duplicity (最佳情敵)
July 12, 2009 再生號
July 13, 2009 殺人犯
July 24, 2009 Public enemy (大犯罪家)
July 26, 2009 Taken (救參96小時)
August 1, 2009 Transformer 2 (變形金剛2)
August 1, 2009 竊聽風雲
August 4, 2009 hangover (醉爆伴郎團)
August 8, 2009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
August 16, 2009 台北異想
August 22, 2009 Inglourious Basterds (希魔撞正殺人狂)
August 23, 2009 Up (沖天救兵)
August 26, 2009 The Taking of Pelham 1 2 3 (騎劫列車123)
August 29, 2009 牯嶺街殺人事件
August 30, 2009 番鴨。土鴨。神明儲物櫃
September 4, 2009 #the island (謊島叛變)
September 5, 2009 Orphan (孤疑)
September 6, 2009 #飲食男女
September 13, 2009 Bruno (波兒出城之妖壇教祖三點畢露搞硬美國佬)
September 13, 2009 the proposal(求婚的惡魔)
September 23, 2009 500 days of summer(心跳500天)
September 30, 2009 五條大路通陰間
October 3, 2009 Surrogates (偽能叛變)
October 3, 2009 District-9
October 8, 2009 阿童木
October 17, 2009 Whatever works(總之得就得)
October 26, 2009 the Ugly Truth (單身大急救)
October 31, 2009 Jennifer's body (陰點鬼情人)
November 14, 2009 2012
November 18, 2009 20世紀少年
November 19, 2009 9
November 29, 2009 Julie and Julia (隔代廚神)
December 12, 2009 聽說
December 21, 2009 Sherlock Holmes(神探福爾摩斯)
December 26, 2009 Moon
December 29, 2009 復仇

附:2008年電影流水帳
http://www.raydiohead.com/hq/2009/02/04/filmlist2008/


Comments (0)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

一部出色的電影,一定有一個精彩、恰如其份又剛好到位的結尾,【飲食男女】做到了,用一碗暖湯、幾句對白,將兩個小時電影中郎雄和吳倩蓮兩父女之間的隔閡解開,化作不用言喻的感動。

星期天傍晚到太空館看這部94年上映的【飲食男女】,DVD是有的,只是未在電影院看過,所以早在電影節賣票時就訂座了。故事講述由郎雄飾演一位已退休的名廚老朱,跟他三個女兒(分別由楊貴媚、吳倩蓮、王渝文飾演)的故事,透過每一個烹煮菜餚的場面,以至每個星期天一家人相聚晚飯間父女的言談互動,道出一家人同桌吃飯的深厚情感。一句「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將烹調哲學引伸到雜味紛陳的人生。

三姐妹各自在愛情路上都有各自經歷,當中互有交錯,任職中學老師的大姐,因為學生時期暗戀朋友的男朋友,一直幻想自己跟那個人相戀過,也向家人自編失戀的故事,漸漸孤僻獨行,直至學生冒充情書事件開始,她的感情又再起風浪;二姐因工作關係愛上那位大姐暗戀的「男朋友」,後來卻揭發了大姐不告人知的真相,舊情人又結婚了,進退失據。三妹比較單純,在快餐店做外快時認識追求她女同事的少年,後來介入了關係,更懷了身孕。

三姐妹當中,吳倩蓮飾演的二姐向來是老朱最疼惜的一個,然而最早提出搬出老家的她,因為各種機緣際遇之下,卻是最後留在老家的人。

這種故事,不是後來就有很多人拍嗎?一家人吃飯的戲,公仔箱的處境喜劇不是不停重演著嗎?只是,不是每個人都沒好好拍,也沒好好剪,看李安將幾個轉折劇情的關口,連接到不同的烹調動作,正好示範了一套劇情電影除了對白設計以外該有的叙事肌理。

怎說,【飲食男女】始終是我最喜歡李安導演的一部電影。


(如你透過facebook看本文,及想收看影片,請查看原文)

電影開首一段,導演就用上近5分鐘篇幅拍出老朱做一頓晚飯的工夫,老朱對烹調廚技的用心,每一鏡都令人讚歎。

飲食男女

正在找這張電影原聲,記得學生時期在唱片店見過,當中有一首由陳昇和潘越雲合唱的《春嬌與志明》。(沒錯,後來的《志明與春嬌》是五月天的)

Comments (0)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題外小札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女主角小明名句:“你怎麼就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

每次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發現到不少觀賞的趣味,今次也特別找些相關資料來看,就在這裏作個私人紀錄。

09年修復版
肯特鍾斯世界電影基金會總監: 「我當上世界電影基金會總監後其中一項首要工作,便是在今年康城影展首映博羅尼亞電影資料館修復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前作介紹。楊德昌是個了不起的藝術家,兩年前他五十九之齡離世,遺下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擲地有聲。重睹他這部傑作的新修復版本,更肯定了他不凡的藝術才華。我們得重申這修復版仍未完成。眾所周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有兩個公映版本,短版有負片,楊德昌屬意的長版則只有中間正片。現刻修復的版本,不同的兩個素材得出的影像有顯著差異,而且第七本裏頭有五分鐘的片段芳踪仍杳。我們想讓影片公諸於世,但也想強調修復工作仍在進行,一天未完成我們都不會罷休。」

茅武
故事根據導演楊德昌學生時期的校友茅武的真實事件改編。
在文宣中楊導曾說:“對我來講最有趣的反而不是茅武的生平或他為什麼殺人,而是那個環境很可能發生這種事,我的出發點基本上還是那段時間,它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講非常重要。我們這一代在那個時候念初中,命中注定到現在就是社會中流砥柱,五十年的環境也許會增強你的個性,也許會削弱你的志氣,那個年代有很多線索可以讓我們看清楚現在這個時代,這是我做這個片子的最大動力。”
當年有關茅武殺人事件的新聞報導
http://blog.roodo.com/teeninlee/archives/2069357.html

小說版
再翻查過,【牯嶺街】是先有電影後有小說,而非改編作品,小說版由台灣作家吳淡如將劇本改編成同名小說。
這本書很難找,後來我在天母的誠品店買來(那是當時我認為店面設計最美的一家誠品店,惜後來改建成健身院)。

淡江大學
電影故事發生在牯嶺街,取景則在淡水的淡江大學,在google maps的街景圖也可以追尋到這所大學,看上去現在那邊的街道還保留著當年小巷的味道,這也是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取景地點。

牯嶺街少年合唱團
片中不斷盤旋戰後風行台灣社會的美國音樂,由牯嶺街少年合唱團出版的原聲大碟【牯嶺街少年】,主唱人為片中夥拍小貓王的演員王柏森。
早年在信和的二手市場買來這樣soundtrack,每次看完楊德昌的電影也會聽來懷舊一番。

金燕玲
在片中飾演母親的是楊德昌電影經常出現的演員﹣金燕玲(近作是無線【同事三分親】),她在楊德昌電影中經常有感情崩潰的哭戲,【牯嶺街】【一一】是其中兩套對著鏡頭嚎哭的電影。

張翰
【牯嶺街】一片讓飾演主角小四的張震嶄露頭角,飾演小四哥哥的演員張翰,在現實中也是張震的哥哥。

一一
也許是楊德昌電影鏡頭下對社會和青春的宿命,也正正遙遙呼應女主角那一句: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變的。
後來他拍【一一】也有一段同樣用上利刀殺人的情殺事件,故事背景相距數十年,青春的幻滅像擦槍走火的輪迴著。

金馬獎
參展28届台湾金馬獎奪走最佳影片大獎,同期提名有兩大熱門港片【阿飛正傳】【阮玲玉】。

Youtube上可以找到上次看過的原版本,比較之下,今次由肯特鍾斯世界電影基金會進行的修復版本,畫面明顯大大改善了。而原版則備有中文字幕。
(facebook讀者需連上原文地址才可觀賞)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本

在google maps還可找到拍攝現場,電影中的學校其實是距離牯嶺街很遠的淡江大學。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本

電影原聲大碟

Comments (0)

騎劫地下鐵

騎劫列車123

唔好諗住會睇得你好緊張

昨晚走去看《騎劫列車123》(The Taking of Pelham 123)優先場,一套翻拍1974年荷里活同名電影作品。故事講述尊特拉華達(John Travolta)飾演劫案主腦Ryder策動一場地鐵騎劫案,成功脅持一架地鐵車廂,並與丹素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演鐵路控制室當更的人員Walter Garber對話,要求市政府在一小時內運送一千萬贖款到車廂,展開一場角力。

電影最大缺撼莫過於那些看似用上flash級數推砌的剪接效果,還有單靠搖晃鏡頭造就的緊張畫面,整體來說,就是沒有災難片的震撼,又沒有動作片應有的節奏;而且有些情節拍得有點蠢,未運送贖款到現場拯救人質,就已經滾水淥腳連環炒車,連番損兵折將,領導層又無帶腦出街,令人想起杜琪峰早年也故意拍紀律部隊的磨轆場面(《暗戰》又是談判專家和廢警)。後來看1974年版本部份片段也有很多「警車撞警車」場面,如果是「致敬」環節,也就沒話好說,不然的話,這些沙石畫面實在過多了。

倒頭來,全片其實較偏重文戲的構思,特別是兩主角透過列車通訊器的對話,當中也充份表現Ryder對社會制度的不滿,令人想起《Dark Knight》的小丑嗎?其中一段Ryder從網路查到控制室的Walter牽涉一宗貪污案件,然後以處決人質的條件公開對Walter進行迫供, 由Walter辯稱「嫌疑不代表有罪」到最後招認的鏡頭特寫,揭露一個New York Hero的瘡疤。Denzel Washington演得好,John Travolta的誇張演技卻是太糟了!(又一敗筆!)

另外,此片加入恐怖份子話題/網路/webcam/投資市場的變數,巧妙為一樁鐵路劫案賦予更多時代意義,相信也是跟1974電影版的最大分別。如同早年很多罪案牽涉騙取保險金,Ryder的劫車行動其實也不止於要獲取一千萬贖款,這一幕計中計(暫且不透露),算是作為一套鬥智片應有的智慧。

(more...)

Comments (0)

【UP】衝動的力量

UP

如果你是電影【UP】裡面那個Carl叔叔,你相信自己在最後關頭捨得把所有家具和舊物抛出屋外,讓屋子再度飛上半空嗎?

「越來越發覺,凡事還是不要想太多好了,有時要依靠一點衝動及直覺,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出來。」「無論你做什麽,或者不做什麽,每天都一樣會有新的問題要面對。」
看完電影,跟朋友談到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作為關口,誰也不敢說捨得把所有充滿回憶的舊物抛棄,就是勇敢,特別如我也算喜歡收藏舊物的人來說,故事到了那一幕,實在覺得蠻傷感的。因為故事是虛構的,所以我們還是會為再次高飛的屋子興奮吧,不過當人真正面對關口,眼睜睜的看著舊物消逝、離開、枯萎,你也許會選擇回心轉意,維持原狀。

勇氣,往往真的需要信靠一股衝動的力量。

P.S.
你相信會飛的屋子嗎?原來有人計過,如果Carl叔叔的家有1600平方尺,而平均每平方呎盛重60-100磅的話,每一個氫氣球能提起0.009磅,那麼要令屋子離開地面懸浮上空,就得用上12,658,392個氣球呢。

當然,遇上氣流和風暴,該是進入了幻想動畫的非科學計算了。

Comments (0)

【大犯罪家】寫影評人

Public Enemies

月初跟友人看《大犯罪家》(Public Enemy),一邊看一邊叫悶,還有相當礙眼的高清拍攝,很不爽,各方對此片的評價卻相當不俗,跟友人談起也感到奇怪。本來是想寫個短篇談談,卻又無從落筆,直到今日,看到影人舒琪大談《大犯罪家》的拙劣,讀後實在大快人心!(就像口唇邊的話語終於有人道出了)

如舒琪所言,《大犯罪家》在較多光線的畫面特別敗露HD拍攝的過分平板和虛假,此外,我認為HD其實比較適合著重明快節奏的電影,像早年在電影節用大銀幕看高清版《天水圍的日與夜》,也特別顯現那種過分細緻的失真感。當然,我也同意這是因為我們是看菲林電影大的一群,誰又可以想像十年二十年後,我們對所謂質感的執著又改變了多少?

有幾爛的電影,就有幾爛的影評- 沒錯,當網路經已成為觀眾談論電影的平台,我覺得寫得好又稱職的影評人更是買少見少,當然,亦有不少影評人是自甘墮落的,隨便說一個,就要數以前讀書還愛看的石琪(現在已成電影「市場」的騎牆保守派影評人)。

至於怎樣算是寫得好又稱職的影評人呢?我認為,他一定要對他所談論的電影有觀影前的資料搜集,拍攝期的周邊新聞、創作意念和製作過程,當然是不能忽略的,他不一定要看過所有導演/編劇拍過的電影,但最起碼他不只是看完一部電影就根據某幾個場口、畫面給意見,這樣較像blogger們的電影筆記,對讀者而言只是觀感分享,多於真的讓讀者有所得著;還有一種是比較愛用作者論或文化意象/符號談電影,這樣則要看作者功力,又或者它的關注點是否具備獨特的見地,表達手法能否讓讀者提起興趣。不過這種延伸到文學/社會學….文化想像的影話,往往跟作者的學術背景有關,既然已經脫離談論電影為目的,文章也不止於作為一篇影評的功能了。

至於我認為舒琪寫得好,想是因為他當過導演、編劇、電影發行人,對電影創作/製作和市場都有一定了解吧,有興趣不妨看看他的電影blog,雖然不是經常更新,又不時加插和電影無關的親子對話,但它其實提供不少電影欣賞的角度。記得有次他談到《lions for lambs》(港譯:《命運迷牆》,梅麗史翠普、湯告魯斯演),他力排眾議為這套劣評如潮的「戰爭片」辯話,寫得一針見血。《lions for lambs》的確是一套很有時代意識的戰爭片,特別在這資訊年代,一場戰爭的發生、完結、勝負,其實都是政法角力和訊息技術的成敗。這片的「言之有物」,該得到更多的討論和表揚的。

(站務小報,本blog將改為不日上午十時預定時間發布)

Comments (0)

香港夏日國際電影節

牯嶺街殺人事件

一樁台灣動盪年代的情殺事件,男主角是初登銀幕的張震

夏天除了游水,踩浪,遊船河,仲可以涼浸浸睇戲,一如往年,夏日國際電影節比較多亞洲電影,很好。除了選映幾部已故導演市川準的作品外,還有全新挎貝版牯嶺街殺人事件(沒錯,又上映,都是四小時的版本,去年放映的菲林保存得不好吧,所以畫面很花),多得馬田史高西斯為首的世界電影基金會選了楊德昌這部史詩鉅著重新修復。

還有上次電影節相當受歡迎的日片【一首punk歌救地球】(フィッシュストーリー),導演中村義洋新作【番鴨‧土鴨‧神明儲物櫃】(アヒルと鴨のコインロッカー)也被選映,很值得期待。

另外個人很喜歡李安的一套【飲食男女】也有被選映,印象中沒有在銀幕看過,今次機會來了。

夏日電影節網址
http://www.summeriff.org.hk/

Comments (0)

【殺人犯】無常與暴力

殺人犯

呢個楂咪甫士真係一絕,仲話唔係cult片?

做創作嘛,有時候真係只要對自己同老闆負責就可以(聽講都幾收得,可以飲得杯落),個仔生咗出嚟得唔得人鍾意,真係好難講。

無錯,我想講【殺人犯】。

好多批評啊,聽講明報畀到負一粒星(當然日月報宜家係最政治正確嘅報紙,呢啲邪片睇壞人,唔畀星都唔夠狠),又聽講大家話套戲荒天下之大謬,上半場懸疑片下半場變笑片,起承轉合錯cue哂,唔明點解trailer同咁多細節伏線都講幾單殺人案嫌疑都指向郭富城身上,但到最後「真兇」突然come-out爆大鑊,一五一十和盤托出,反高潮反高潮,大家一邊鬧,另一邊「本來都想睇,聽你咁講,都係唔睇。」留言不絕於耳,不正正就係Worth of mouth marketing一幣兩面?

點講,【殺人犯】都係成功咗,呢個年代最怕就係出咗碟都無人知,套戲落畫都無人講。

-------------------------

無常。
懸疑片其實唔一定要觀眾做探長動腦筋,電影是電影嘛,鏡頭其實已經讓我們看得太多,但真正線索又相當有限,如果官方真係志在打破懸疑片格局,【殺人犯】就係要讓習慣用推理心態睇懸疑片嘅觀眾清醒,到謎底打開之時,全場嘩然暗忖恥笑「有無搞錯!?」,其實不過係要引證出﹣真相的無常/失常。
無常,失常﹣其實更接近現實,如同周邊倫常慘劇,如同政壇粗口橫飛,如同九一一,你看見慘不忍睹又核突的鏡頭,但你喺發現一刻無可能招架,無可能即時理解呢股暴力嘅緣由、背景,所以你會覺得好odd,會覺得好離譜,會覺得當事人自圓其說。

我想講嘅係,無常,就係無起承轉合,【殺人犯】,就係拍出暴力本質那種極致性。

不過,無常不是意外,看上去係偶然之下一場晴天霹靂,背後唔係無端端發神經,如果大家一早知道結果,或者會發現導演編劇在上半場也不是沒有留下的蛛絲馬跡(這個也有人提,不轉述了),不過導演編劇都選擇「出術」,就連謎面也要引導大家投進推理陷阱,到後半部真兇妖魔一面終於現形,將不為人知故事變成左右大局的證供,像小孩拿著刺人的小刀,提出不為世人所動的控訴。

價值觀縱是顫倒,但它是真確地醖釀而存在過,像一切粗野的公民抗命,像一切認真堅邪惡的恐佈襲擊,真情假意還是走投無路的手段,不是一句「有無搞錯」就可以為它的正當性定下結論。

當電玩世界的暴力無分政治正確演變成流行感官體驗,【殺人犯】就是棄人性光輝,又有何不妥?

「但我好記得在後期製作時,李屏賓的一句說話好打動我。他說我在某程度上已經成功了,因為這個劇本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要有冒險精神。正如他所講,我年輕、無包袱,也並未建立自己的風格,所以我肯冒險;這亦是為何江志強要找我來執導的原因,如果我不是有這種冒險精神,根本不需找我來拍,更不需拍這樣一齣電影。」

(錄自導演於文匯報訪問

冒險精神,正是創作的意義。

-------------------------

我當然唔係要替導演編劇講說話,或者佢哋想講嘅同我所睇嘅根本係兩件事,不過,單係睇douban同一大班bloggers猛烈回響,我真係覺得,電影拍出來就已經成為另一個生命喇。或者,今日所謂不合邏輯/無情理可言/邪惡嘅事,到20年之後可能一啲都唔離奇(如果宜家一心本住睇現代聊齋奇談嘅話都OK),有人話呢套係唔合格嘅CULT片,我想話,好多CULT片唔知要等幾多年先有人掘山墳咁掘番出嚟拜!

除此之外,李屏賓攝影、梅林茂配樂、文念中美指,班底咁強,技術和官能上都帶來唔少深刻震撼,就只係除咗幾幕鏡頭(郭富城隨屋拿刀自衛,有妄想被害症似的)拍得相當諧趣,明顯跟電影基調不合。

人性乃一念,以殺生而求生,以暴力奸謀奉為生存之道,有病與正常,也只是一線之差,片尾交錯郭富城和真兇兩人下場的畫面,被大家看成延伸續集的尾巴,姑勿論有沒有續集,【殺人犯】也帶來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結局。

相關
好難揾到呢套戲有人唔係鬧住寫,咁啱讀到kattie最新博文,又有另一個角度,有興趣睇睇!

Comment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