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出手

為什麼這麽火呢?或者早就應該離開facebook幾天,或者選擇旁觀他人的可貴觀點和盲毛做法。為什麼要寫下來呢?或者是因為我想到,歷史可能會記下菲律賓政府今日的無能,但沒有太多人會記過種火者的天真。

旁觀,是可以發揮力量的,我是這樣的想。

Comments (0)

不要臉

我想起《牯嶺街殺人事件》一幕,張震一邊用刀捅向自己愛慕的女生小明,一邊哭著喊著:「你....不要臉」

是的,認真地看回圍觀這件事,其實都怪轉發工具太方便,要是還打電話叫朋友落街睇,都要花一輪唇舌,朋友都未必會睬你。臉書和微博之類的分享在於,世界上發生什麼事,你都可以參一腿,你想看的,你不想看的,你可以看的,你不可以看的,統統都看過了。

想和不想,可以不可以,都已經是後話。

報料為快,批判沒經深思熟慮,一個facebook專頁,讉責菲律賓政府當眾打開死者靈柩,同一時間廣傳那段靈柩片,這究竟和它要讉責的對象有什麼分別呢?再者,它的專頁簡介只用了幾個數字「10000.100000.1000000」-這可會是樓主期待專頁的讚好人數嗎?

用facebook的滿足感大於良知,憑什麽去譴責別人。

不要臉。

Comments (0)

圍觀

這樣的情景,就像置於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失儀的表演者在獻醜。

有些人路過瞄兩眼就走,覺得,看多一秒也是浪費自己時間的。
有些人選擇看清楚發生什麼事,畢竟,真的聚了一幫人在圍觀。
有些人跟旁邊相識不相識的議論。
有些人按捺不住,拿著五百萬像素的相機錄下過程,私藏。
有些人覺得真的嘆為觀止了,要打電話叫朋友趕快過來看。

圍觀,真的等於關注嗎?
轉發,又是出於關心嗎?

在論斷他人和他方民族的公審當中,文明跟野蠻,真的一線之隔。

Comments (0)

關心

今天,很怕看臉書wall上感性言論,我都明白關愛的重要,可是對於那些...
「(誰誰誰),要好好活下去,我們全香港人都支持你!」

大家本來都不認識誰誰誰,現在聲聲都誰誰誰,我總覺得,關心是有限度的,又不是對著真人講,在公開的平台上隔空對話,聽上去有點像告訴自己是什麼是什麼,多於真的去關心人。難聽點,就是你在背後講人家,人家應該只會打乞嚏。我想,誰誰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名字暴露於人前,被不停地談論著。

另,朋友說: 「對於悼念時別字、白字太多的群組,有點反感,致哀念時宜更嚴謹,另覺搶先/胡亂/為舖而舖的,都教人討厭。」

我是相當同意的。

(本來就set private,不過我想也可能有人跟我有相同想法,總之,這篇不發上臉書)

Comments (1)

殘忍

雖說在電視看到殺人的直播很殘忍,也不忘提醒自己,人世間,總是充滿太多無常,有些無常,還充滿荒謬。儘管看過幾多幾高清又3D又active sound的警匪片,也不及滿佈馬賽克/跳格的實時影像來得震懾。

距離,才是最大的殘酷,當你靜觀著事件緩慢又無理地拖延,就只充當旁觀者,你的身手、你的智慧、你的胆識、你的邏輯,你都只能談論,而束手無策。
這才是又諷刺又可悲的事。



Comments (0)